• 省社保研究会举行药品支付标准与招标采购联动机制研讨会(组图)
  • 发布时间:2019-12-20 15:13:49   人气:3032  所属分类:工作动态
  • 1.JPG

    主席台


    2.JPG

    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吴正一在会上致辞


    3.JPG

    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胡大洋作专题演讲


    4.JPG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昊作演讲


    5.JPG

     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医疗医药管理服务处处长罗正秋作政策分析


    6.JPG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院陶立波分析药品运行机制


    7.JPG

    上海市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吴龙分享成功经验


    DSC_4962.JPG


    DSC_4214.JPG


    DSC_4231.JPG

    会议现场


           12月14日下午,由省社保研究会举办的“药品支付标准与招标采购联动机制”研讨会在海口举行。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吴正一、省社保研究会会长王建平、《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副社长马新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家邦主持。

           吴正一副局长在会上致辞。他指出,药品招采是国家医保局三定方案的重要职能,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价格和质量,关系到三医联动的发展大局。他指出,探索建立药品采购新机制,关系到医保制度稳定运行,关乎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药品招标采购与医保支付标准联动,是新时代医保制度改革重大举措。药品集中采购将为医保支付标准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和重要参数。医保支付标准又与集中采购相互作用影响药品价格,从而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医保支付标准的规范管理,为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打下基础。

           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胡大洋在会上作了《药品招采使用与医保支付联动》专题演讲。他认为,药品集中招采将带来以量换价和价格传导两个积极效应,推动药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逐步建立。招采与医保支付联动,不仅能降低药品流通成本,促使药品进一步降价,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按病种付费和DRG支付方式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昊作了题为《医保主导下的药品几种采购新机制与趋势》的演讲。他梳理了改革开放至今的药品采购历史沿革,指出当前的药品采购制度属于改革过渡期的混合式集采。通过分享广东省的GPO多平台竞争下的药品集中采购,他认为4+7集采是国内医药产业调整的临界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需求侧改革的新起点,进而提出了医保主导下的省级药品带量采购新机制设想。

           省医疗保障局医疗医药管理服务处处长罗正秋对海南“两病”(高血压和糖尿病)药品支付标准作了政策分析。他详细解读了海南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疾病用药医保支付标准制定的政策背景,对海南“两病”门诊用药医保支付标准的实操作了分析。他提出,海南省“两病”用药政策实施的重点在于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和“两病”用药目录、医保支付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以及“两”病用药准入、退出的卫生技术评价研究。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院陶立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药品带量集采运行机制。他指出,一般市场价格是供需平衡的结果,药品集采具体价格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对比。而集采的基础,是同质化药品的同类竞价。他认为,带量集采需要合理制定数量,保证供应和临床使用,这方面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同时,带量集采可帮助探测市场低价,为支付标准制定参考,但未来的支付标准可能会随市场状况而浮动。

           上海市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吴龙分享了上海市在医保医药采购方面的成功经验。他总结了上海市在该方面的一系列实践,重点提到了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即“阳光平台”的建设,上海市有关部门运用一系列技术保障措施,实现了系统与医院药库及HIS系统、药品供应商ERP系统、政府管理OA系统的直联。他认为,药品集采要及时扩大区域范围、适时扩大品种范围,优化集采操作管理,并在过评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机制、医保直接购买招采模式、未过评药品带量采购模式等方面作出探索。

           来自重庆、山东、甘肃、贵州、内蒙古等10个省市的医保部门、医保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共7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文/陈楚滨 图/刘骏

    新闻编辑:刘骏


电话:0898 - 65312371  传真:0898 - 65301291 电子邮箱:hnassr@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金坡路4号 邮编:570203

All Copyright Reserved 2013 hnassr.com 琼ICP备16003453号-1